质询清华大学刘美珣教授
文化革命造反派(现实版) :: 网上的文革 :: 棒打白骨精
第1页/共1页
质询清华大学刘美珣教授
质询清华大学刘美珣教授
作者: 大于
2013-2-5 23红色中国
(编者注:据传刘美珣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博士论文导师)
质询清华大学刘美珣教授:你主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这些数据是从哪里来的?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个《一个理工科大学生的发现:《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本中的谎言》的帖子,内容摘录如下——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刘美珣主编)是我们的邓论教材.请大家翻开这本书,翻到248页专栏 7.13《1978年农村居民的现金收入》,上面写着:“这一年的农村,有一亿一千二百万人每天挣一角一分钱,有一亿九千一百万人每天挣一角三分七,有二 亿七千一百六十万人每天挣一角六分四……另外还有大约二亿人属于农村中的高收入阶层,但实际的现金也不会超过每天二角”
请大家再翻到260页表7.4:《1978-2002农村居民贫困状况》.表上数据显示,1978年农村贫困线为100元/人,农村贫困人口是25000万人
如果根据表7.4确定的贫困线100元/人,再带入专栏7.13的数据计算,在1978年,即使农村中的“高收入阶层”的年收入,最多也只有 0.2x365=73元,也在贫困线以下.这样算来,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是8亿而不是25000万.也就是说,在新中国成立近30年的1978年,中国全部 8亿农村人口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还不如旧社会.
其实,这个问题大于在 2010-03-17 14:36:26 发表于强国论坛的《[认识公社24] 1971年一个生产队的年终分配帐》的帖子中也提出来过,摘录如下——
原来就看过网友摘录的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刘美珣主编)一书中《1978年农村居民的现金收 入》的一个数据:“这一年的农村,有一亿一千二百万人每天挣一角一分钱,有一亿九千一百万人每天挣一角三分七,有二亿七千一百六十万人每天挣一角六分 四……另外还有大约二亿人属于农村中的高收入阶层,但实际的现金也不会超过每天二角。”最近又看到有人把这样的数据翻出来证明当年的人民公社是多么糟糕。
但是,这样的数据与大于接触的农村情况差距很大。按中国三农信息网统计的“新中国历年的粮食产量和人均粮食的数据和 图表”数据,1978年全国人均粮食已经达到316.6公斤,如果真正是上面说的几亿农民每天一角多钱的情况,那他们生产出来的粮食的价值又到哪里去体现 呢?著名历史学家严耕望先生说过:“某方面人士利用史学作为政治的工具,为政治服务,他们主要的方法就是抽样作证。”现在有些所谓的专家学者为了服务自己 的目的是抽样都不去抽,或者人云亦云,或者信口开河,把未过百年的历史都弄得面目全非,人民公社就是这样被一些人歪曲的。
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 http://www.stats.gov.cn/tjgb/),1978年我国粮食产量是30477(万吨),人口96259(万人),人均粮食316.6145503(公斤/人)。
大于的想法是,即使每千斤粮食折款价值100元计算,仅粮食一项,包括城市人口全国人均收入也达到了63元多。如果 按农业人口来计算,人均收入显然也超过了刘美珣教授说的“另外还有大约二亿人属于农村中的高收入阶层,但实际的现金也不会超过每天二角”即 0.2x365=73元。这应该怎样解释呢?
为了解决学习中的疑难,现在通过人民网正式质询清华大学刘美珣教授:你主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这些数据是从哪里来的?
作者: 大于
2013-2-5 23红色中国
(编者注:据传刘美珣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博士论文导师)
质询清华大学刘美珣教授:你主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这些数据是从哪里来的?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个《一个理工科大学生的发现:《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本中的谎言》的帖子,内容摘录如下——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刘美珣主编)是我们的邓论教材.请大家翻开这本书,翻到248页专栏 7.13《1978年农村居民的现金收入》,上面写着:“这一年的农村,有一亿一千二百万人每天挣一角一分钱,有一亿九千一百万人每天挣一角三分七,有二 亿七千一百六十万人每天挣一角六分四……另外还有大约二亿人属于农村中的高收入阶层,但实际的现金也不会超过每天二角”
请大家再翻到260页表7.4:《1978-2002农村居民贫困状况》.表上数据显示,1978年农村贫困线为100元/人,农村贫困人口是25000万人
如果根据表7.4确定的贫困线100元/人,再带入专栏7.13的数据计算,在1978年,即使农村中的“高收入阶层”的年收入,最多也只有 0.2x365=73元,也在贫困线以下.这样算来,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是8亿而不是25000万.也就是说,在新中国成立近30年的1978年,中国全部 8亿农村人口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还不如旧社会.
其实,这个问题大于在 2010-03-17 14:36:26 发表于强国论坛的《[认识公社24] 1971年一个生产队的年终分配帐》的帖子中也提出来过,摘录如下——
原来就看过网友摘录的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刘美珣主编)一书中《1978年农村居民的现金收 入》的一个数据:“这一年的农村,有一亿一千二百万人每天挣一角一分钱,有一亿九千一百万人每天挣一角三分七,有二亿七千一百六十万人每天挣一角六分 四……另外还有大约二亿人属于农村中的高收入阶层,但实际的现金也不会超过每天二角。”最近又看到有人把这样的数据翻出来证明当年的人民公社是多么糟糕。
但是,这样的数据与大于接触的农村情况差距很大。按中国三农信息网统计的“新中国历年的粮食产量和人均粮食的数据和 图表”数据,1978年全国人均粮食已经达到316.6公斤,如果真正是上面说的几亿农民每天一角多钱的情况,那他们生产出来的粮食的价值又到哪里去体现 呢?著名历史学家严耕望先生说过:“某方面人士利用史学作为政治的工具,为政治服务,他们主要的方法就是抽样作证。”现在有些所谓的专家学者为了服务自己 的目的是抽样都不去抽,或者人云亦云,或者信口开河,把未过百年的历史都弄得面目全非,人民公社就是这样被一些人歪曲的。
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 http://www.stats.gov.cn/tjgb/),1978年我国粮食产量是30477(万吨),人口96259(万人),人均粮食316.6145503(公斤/人)。
大于的想法是,即使每千斤粮食折款价值100元计算,仅粮食一项,包括城市人口全国人均收入也达到了63元多。如果 按农业人口来计算,人均收入显然也超过了刘美珣教授说的“另外还有大约二亿人属于农村中的高收入阶层,但实际的现金也不会超过每天二角”即 0.2x365=73元。这应该怎样解释呢?
为了解决学习中的疑难,现在通过人民网正式质询清华大学刘美珣教授:你主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这些数据是从哪里来的?
文化革命造反派(现实版) :: 网上的文革 :: 棒打白骨精
第1页/共1页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